第十六期|知行文化节润心育美系列:三傻大闹宝莱坞视听语言分析

发布时间:2024.06.14 05:25

2024年3月26日18:30 - 20:30,北京师范大学知行书院“知行文化节”润心育美系列《遇见自己,明志笃行——<三傻大闹宝莱坞>视听语言分析》沙龙活动在励耘楼B212顺利举办。本次活动由唐灿灿老师主讲。

唐灿灿,博士,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知行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艺术美学与受众行为。近年来,发表论文30余篇,主要论文见于《北京电影学院学报》、《当代电视》、《电影文学》、《新闻记者》及《文艺报》等核心期刊。出版学术专著一部,主持珠海市社科项目四项。作为主要参与者,参与省级项目、校级项目多项。参编《艺术欣赏》、《大学写作》教材两部。曾获得第十五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三等奖,广东省第五届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报告会二等奖,广东省高校美育优秀案例二等奖。个人成果在2019年第五届中国教博会上展出。近年来,主授课程为电影分析、经典电影赏析、艺术概论、电影批评等。2016年以来经典电影赏析作为全校公选课,选课人数超2000人,深受学生好评。

《三傻大闹宝莱坞》是印度2009年出产的电影。影片在2009年打破了印度的票房纪录,创下票房第一的好成绩,还获得孟买电影博览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配角、最佳剧本等六项大奖,并且获得国际印度电影协会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剧情、最佳摄影等十六项大奖。2011年12月8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影片采用倒叙和插叙的手法,讲述了三位主人公法罕、拉朱与兰彻的大学期间故事。兰彻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大学生,公然顶撞院长,并质疑他的教学方法,用智慧打破学院墨守成规的传统教育观念。影片专注生活态度和人生理想,将视角放在挑战教育体制与追寻生命真谛的主题上,另辟蹊径地讲了一个蕴含印度哲学的校园主题故事。

唐灿灿老师首先介绍了电影艺术原理,视听语言概念,电影语言解读的方法等。让我们认识到电影是综合了建筑、音乐、绘画、雕塑、文学和舞蹈等六大艺术形式的第七艺术,在每个镜头的视听表达中充分融入渗透各种表意元素。

电影开头与结尾的设计,画面的构成、摄影机的运动、景别、色彩、角度、调度等,往往对主旨的表达起着特别重要的暗示。并且复盘电影常用的艺术手法是揭开电影深层主旨的重要钥匙。

在电影分析开始,唐灿灿老师首先介绍了一些《三傻大闹宝莱坞》这部电影里常用的拍摄手法及其内涵。如喜剧片擅长用的对比(个体与环境、个体与群体、同一人物不同时间等),该影片经典的互文手法、悬念叙事、短焦镜头、对称式构图等。提前了解这些有助于我们根据镜头设计与蒙太奇手法来理解导演意图,从而更好地掌握电影深层内涵。

之后唐灿灿老师以拉片的方式对电影镜头进行讲解。如人物出场、水塔拍摄等。老师提醒我们注意反复切换的俯拍仰拍角度,注意导演的目的,并讲解其中的内涵。如院长演讲部分,太空笔的变焦镜头处理,突出了人物对笔的渴望及人物与笔的距离。如顺序蒙太奇叙事中,色彩影调的对比变化,老师会让我们思考为什么会变化,及其中的含义。老师以拉片的方式对镜头语言进行“翻译”,这让我们不仅豁然开朗地走进了电影的深层,也让我们学到了很多电影拍摄手法与视听语言的知识。

唐灿灿老师在讲解电影时,除了对镜头语言进行解释,还对电影主题内涵、影片特色作了分析。影片传递着二元对立的价值观,对导演不赞成的价值观,这类学生角色,多采用短焦拍摄,目的是为了丑化他们的形象,以体现出影片对这类只在意功利而忽视内心的价值观的鄙夷。老师强调了影片中这句台词“追求卓越,成功会不经意找上门来”,意思是要学会做自己,尊重自己的内心,正视并勇敢地做到最好的自己,这样成功才会不经意找上门。尊重自己的内心,超越自己的卓越,比达到世俗功利的成功更重要。正如男主人公兰彻的一句贯穿始终的台词“All is well”,它也许能为处在人群洪流之中的我们,增添一点“做自己”的勇气。在人生奔跑的路上,请不要忘了与自己心灵对话。

唐灿灿老师形容《三傻大闹宝莱坞》是一部笑中带泪的喜剧片。它在带给我们欢笑的同时,还给予了我们正视内心、重新思考自己生活的机会。

电影虽然放映结束,但是它带给我们的影响却将持续下去。“多问问自己的心,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