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期|蓝玉杏工程师:淇澳-担杆岛保护区保护管理与生态知识

发布时间:2024.06.14 09:52

北京师范大学知行书院主办的校地党建结对共建活动暨知行讲坛主题讲座第47期《淇澳-担杆岛保护区保护管理与生态知识》,于2023年12月1日在励耘楼B212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由蓝玉杏工程师主讲,知行书院副院长赵宇老师主持,来自全校各学院、书院的同学以及淇澳-担杆岛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共计40余位观众参加。

蓝玉杏,广东珠海淇澳-担杆岛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科研宣教科自然教育小组组长,林业工程师。被喻为珠海版“无穷小亮”,是行走在保护区山海间的自然教育达人,热衷于与科普工作者互动,激发出探索自然的热情。曾获“广东省自然教育之星”,“南粤林业科普奖二等奖”等奖项。

本次讲座内容丰富,生动有趣。蓝玉杏老师热情地为同学们介绍了广东珠海淇澳-担杆岛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整体风貌,并展示了保护区的日常工作以及多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最后,蓝老师详细介绍了红树林的相关知识,还指导同学们亲身实践,搭建起了校园红树林角。

讲座伊始,蓝老师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珠海淇澳-担杆岛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相关知识,例如淇澳岛、担杆岛的地理位置,岛上的生态系统以及动植物资源的相关情况等,并为同学们展示了自然保护区的全景地图。蓝老师还介绍了淇澳-担杆岛自然保护区的成立历程、单位建制以及所获荣誉等内容。

随后,蓝玉杏老师提到公众经常将自然保护区和公园的概念相混淆,但自然保护区更多是以保护为主,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其职责主要是保护生物多样性、进行科普教育等。

蓝老师重点介绍了淇澳-担杆岛自然保护区的工作内容,包括资源管护、科研监测、自然教育和科普宣教工作等。其中,资源管护工作主要是清理保护区内违规养殖、捕捞现象,确保动植物资源及生态环境安全以及通过社区共建,解决社区发展和自然保护之间的矛盾。

而科研监测工作涵盖生态修复、完善基础设施等。淇澳-担杆岛自然保护区以红树植物控制互花米草及快速恢复红树林技术实现生态修复,就是保护区科研监测工作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被评为“广东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十大范例”。此外,蓝老师给同学们播放了保护区内红外相机记录的岛上特色动物的视频,一些特别的动物使得在场同学们惊叹不已。

关于自然教育和科普宣教工作,蓝老师列举了淇澳-担杆岛自然保护区和各大高校及单位的合作共建成果,并且展示了保护区的相关设施、人才队伍、课程活动等内容。蓝老师还提出,同学们可以通过实习或担任志愿者等方式来参与自然保护管理工作。

蓝玉杏老师进一步给同学们介绍了红树林生态系统。蓝老师首先解释了红树林的概念,并且强调红树林并不是长有红色叶子的树,而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木本植物。之所以叫红树,是因为多数红树植物体内含有大量单宁,这种物质遇到空气会氧化变红,红树因此得名。

其次,蓝老师介绍了红树植物的分类、分布情况、生态作用及其生存智慧等。例如,一些红树植物会像哺乳动物一样“胎生”,它们的种子在离开母树前,会形成“大树挂小树苗”的奇特现象。在分享完红树林的相关知识,蓝老师给大家出了一份问卷,80分以上的同学都有机会获得一份自然保护区的纪念品,大家都踊跃参与。

在讲座的最后,同学们分成了三组,在蓝老师的指导下亲手制作一个校园红树林角。大家都积极地发挥自己的创意,做出了一个既有丰富内容又妙趣横生的红树林角。

通过这次讲座,同学们对身边的自然环境保护和许多动植物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尤其是亲手制作了校园红树林角之后,相信同学们对红树林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希望同学们能亲自前往淇澳-担杆岛自然保护区去了解保护区的丰硕成果,同时能更多地参与到自然环境保护工作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