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专访第2期 :地信专业柏延臣老师的学术情怀

发布时间:2025.03.17 03:24

在这个充满知识与智慧的校园里,有一位备受学生喜爱的导师——地信专业柏延臣教授。柏老师作为知行书院最受学生欢迎的导师之一,究竟有着怎样的过往经历和独特魅力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柏延臣教授,聆听智慧之声。

柏延臣,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遥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副院长,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负责人,曾担任北京师范大学GIS专业负责人。任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理事,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GIS理论与方法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理学会地理模型与空间分析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地理信息时空分析、定量遥感、环境健康等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柏延臣教授在专业领域和教育行业深耕多年,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其过往经历如同一个精彩的故事,充满了挑战与成长。柏老师的专业背景丰富,曾在清华大学等多个高等学府及研究院深造,多年的深厚基础造就了柏老师的广阔学科视野和精深行业研究。

在忙碌的教学工作之余,柏延臣教授还有着丰富的业余爱好。柏老师热爱阅读,书籍不仅让柏老师在生活中找到了平衡,也对其个人成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柏老师指出,业余爱好可以培养人的毅力和耐心,拓宽视野,丰富人生阅历。

柏延臣教授对地信专业有着深刻的认识和洞见。他指出,地信专业是一门融合了地理科学、信息技术和空间分析的综合性学科。它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还在实际应用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地信专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地球表面的自然和人文现象,为资源管理、环境保护、城市规划等领域提供科学依据。

对于没有理工科专业基础的同学,特别是文科背景的同学,柏延臣教授给出了宝贵的建议。他认为,文科同学可以从培养空间思维和数据分析能力入手,逐步了解地信专业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可以多阅读相关的书籍和文献,参加实践活动,与专业老师和同学交流,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柏延臣教授指出,地信二学位学生具有多元化的背景,往往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但也可能面临专业基础薄弱、学习时间紧张等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二学位学生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地信专业的学习。

在导师工作中,柏延臣教授秉持着“因材施教、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和育人理念。柏老师指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潜力,导师的任务就是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引导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实现全面发展。柏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和社会实践,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在具体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柏延臣教授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科研项目。柏老师会定期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进展和困难,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在这个过程中,柏延臣教授也收获了很多心得。柏老师说到,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尊重和信任的。只有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成长。

最后,柏延臣教授对书院导师工作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柏老师认为,书院导师应该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惑,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同时,导师之间也应该加强合作,共同探讨教学方法和育人理念,提高教学质量。


图片丨潘嘉琦 刘浩雨 文字丨龙明珠 排版丨龙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