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小组优秀指导活动展示——法学篇:彭新林教授导师小组

发布时间:2024.10.22 10:55

聚力同行 共赴未来

2024年10月11日,知行书院2024级法学专业导师彭新林教授与小组5名同学通过腾讯会议在线上开展了首次小组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师生间的沟通交流,增进彼此了解,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为今后的教学相长与共融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倾听分享,认识彼此

会议开始,彭老师简短开场后,紧接着进入了同学们的自我介绍环节。五名同学依次分享了各自的学习与生活情况。彭老师认真聆听,充分肯定了每位同学的表现,并强调了对法学学习热情的重要性。他鼓励同学们充分利用自身的跨学科背景,探索知识融合与创新的可能性。


谆谆教诲,启迪心灵

自我介绍环节结束后,彭老师结合自身丰富的经验,为同学们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帮助大家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

(1)树立互帮互助意识

彭老师提到,一根筷子易折断、一把筷子硬如铁。现代社会,一个人单打独斗往往独木难支,难以取得大的成功,更难以成就人生事业的辉煌。学生时代的交往没有太多的功利性因素,往往是最纯粹的。大家要有互帮互助、合作共赢意识,特别是师门中、同学中人才济济、各有千秋,大家可以相互支持、鼓励和帮助,既交流友情,也成就事业。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不仅对学业有帮助,未来进入社会后,对个人职业发展和团队协作也十分关键。因此,小组成员要互帮互助,师门内部也要发扬“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密切彼此的关系。同时,彭老师鼓励同学们主动与他交流,以便他更好地了解同学们的需求及困惑,从而提供个性化、精准化指导。

(2)明确未来规划目标

彭老师结合自身的治学经验,向同学们阐明了做好规划的重要性。他指出,无论未来的规划是考公、考研,还是其他方向,都应提前做好准备。对于法学专业的同学来说,基础目标是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这是立足法学领域的必备条件。而更高层次的目标则是提升学历。彭老师通过“马太效应”分析了当前激烈的就业形势,鼓励大家在完成第二学位后继续攻读研究生,以提升学历和核心竞争力。针对社会上有关研究生学历贬值的言论,彭老师引用胡适先生的名言“功力必不唐捐”勉励同学们,坚定信念,坚持学习。同时,他提醒大家,在职业规划的同时,也要关注自我成长与内在提升。彭老师建议,同学们要保持开放的心态,扩展思维方式,培养竞争意识和全球视野,积极提升个人的硬实力,以应对未来的各种挑战。

(3)注重提升情商

彭老师引用“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是人情世故”,“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两句经典名言,点出了情商的重要性。彭老师将情商解读为两方面:一是与人交往时让人感到舒适的能力,具体包括妥当表达、换位思考、交往礼仪等;二是情绪管理能力,如保持情绪平稳、自我反省、减少内耗等。彭老师尤其提到了,人要常怀“两心”,即平常心和随喜之心,并以后者尤为可贵——欣赏他人长处而不心生嫉妒;对于他人的嫉妒则要以“不遭人嫉是庸才”的心态坦然面对,提升自我,低调做人。


圆满收官,展望未来

此次导师小组活动圆满结束,成功达到了加强师生互动、加深彼此理解的目的。同学们对第二学位学习与未来发展方向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导师也深入了解了同学们的需求。相信在未来的小组活动当中,组内成员会在彭新林导师的悉心指导下不断地充实自身,实现自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