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小组优秀指导活动展示——汉教篇:刘兰民副教授导师小组

发布时间:2024.10.22 10:53

凝聚共识 共启新程

2024年10月11日,恰逢重阳佳节,秋风送爽,2024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8名学子齐聚一堂,与导师刘兰民老师共聚于知行212导学室,开启了本学期第一次导师小组见面交流活动。这次座谈会旨在增进导师与同学们的相互了解,明确小组成员日后学习计划和职业生涯规划,为未来小组活动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自我介绍:初次相聚,共话蓝图

小组成员们相聚知行讲堂,一场别开生面的师生见面会拉开序幕。和刘兰民老师见面后,同学们逐一发言,自我介绍中洋溢着自信与对未来的无限憧憬,畅谈各自的人生规划与理想蓝图。

小组成员们来自五湖四海,跨越千里汇聚于此;大家的原专业背景从文科横跨到理工科,有的同学本科专业是英语和社会学专业,有的则是经济学和计算机专业。大家的兴趣爱好更是广泛,从摄影到音乐,从羽毛球到游泳,展示了青春的活力和这个集体的丰富多元。谈及二学位的发展规划,每位同学都积极分享了自己对二学位专业的选择与期待,以及未来道路的初步构想。有的同学希望考研深造,有的则规划着留学海外,有的志在投身公务员或事业单位,还有的同学则是想成为教师,为国家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在此过程中,刘兰民老师一直认真倾听,用笔记本记录着大家的问题,并用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方式为每个人的情况提出了建议和指导。导师非常欣慰同学们都已早早做好规划,同时指出二学位的两年学习时光稍纵即逝,大家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师生之间迅速熟悉起来,为后续的交流与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海漫漫:兴趣为舟,以渡重洋

在与各位同学交流过程中,刘兰民老师回忆起自己年轻时求学的独特经历,与同学们分享其丰富的人生阅历。

导师年轻时,除了热爱中文,还对俄罗斯语情有独钟,自学成才,不断精进自己的外语水平。正是这份对兴趣的执着与热爱,让导师在机缘巧合之下获得了前往俄罗斯学习工作的宝贵机会。从语言学习到文化交融,再到担任翻译的种种挑战与收获,每一幕都仿佛在同学们心中种下了探索世界的种子,拓展了大家的视野。

在同学们的热情要求下,刘兰民老师还亲自展示了俄语发音,教了大家简单的俄罗斯常用问候语,从学术上讲解了俄罗斯语与汉语发音系统上的异同,并分析了为何俄语有些发音对于中国学习者来说有些困难。导师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兴趣的珍视与对机遇的感恩,并强调:“兴趣爱好,往往能在不经意间为我们打开一扇通往新道路的大门。”刘兰民老师鼓励小组同学们不要放弃自己的爱好,在学习之余要坚持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爱好既能丰富生活与心灵,更能在关键时刻为未来个人发展提供动力。


交流共融:学问之道,贵在知行

接着,刘兰民老师与同学们就校园生活与课程学习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刘老师关切地询问大家对于二学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的适应情况,是否有遇到什么难题。对于现代汉语和第二语言认知与学习两门重要专业课,导师为同学们提供了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和建议。

刘兰民老师提醒,汉语国际教育不仅是一门理论学科,更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应用型专业,其中有许多应用型课程,可能需要采取与大家原专业不同的学习方法。理论型课程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学科基础,而应用型课程则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导师鼓励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面对具体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并去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

刘兰民老师表示,他相信通过二学位的学习,同学们一定能够在自己的领域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导师的话语如同春雨般细腻入微,滋润着同学们的心田,为他们指明了学习的方向。


结语:展望未来,逐梦前行

随着时针的悄然移动,这场意义非凡的初次见面会缓缓落下帷幕。刘兰民老师表示,之后将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同学们的成长,期待在不久的将来,看到同学们在各自的领域里绽放光彩,全面发展。在导师的引领下,同学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步伐,扬帆起航。

此次组会活动,不仅是一次简单的会面,更是一次心灵的触碰与智慧的交融。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个充满活力与智慧的小组,定能在知行书院的学习时光中,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不断成长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