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书院2025年“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风采展示——云岭师铎传薪队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活动

发布时间:2025.09.16 04:56

这个夏天,在北京师范大学云岭师铎传薪队支教团队的组织下,云南省墨江县泗南江镇初级中学先后开展了“抗战知识竞赛”与“红色经典诵读大赛”两场意义深远的教育活动。通过知识竞答与情感演绎,同学们不仅重温了峥嵘岁月,更在团队协作与深情诵读中,将爱国情怀与红色精神深深植根于心。

为了让同学们更贴近那段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我们组织了这场抗战知识竞赛。不同于普通的知识比拼,在这里,大家能在答题互动中重温历史细节,在团队协作中感受集体力量,更能在一步步深入了解中,读懂抗战精神背后的重量,让“铭记历史、振兴中华”的信念悄悄在心里发芽。

活动在一段震撼人心的抗战历史视频中拉开序幕。镜头带领大家回到那个风雨如晦却充满斗志的年代,重温先辈们浴血奋战的历史片段。现场肃静无声,每一个人都沉浸在历史的回响中,奠定了整场竞赛庄严而感人的基调。

通过初赛的激烈角逐,决赛我们迎来了 6 位才华横溢、知识储备丰富的选手,他们从众多参赛者中脱颖而出,在这里展开精彩对决。

同时,每位选手都拥有一支强大的 “后盾”——由4位同学组成的亲友团。在比赛过程中,亲友团可以为他们提供解题帮助,助力选手突破难关。

首轮为基础答题,共10道题,由易到难,每题2分。选手需在30秒内于题板上写出答案,其间可向亲友团求助。我们看到有的选手在遇到困难时,在亲友团的提示下顺利解题,团队协作初显成效。

紧接着是快问快答,10道题每题3分,限时2分钟。选手可求助亲友团,也可使用2次“pass”机会。现场气氛紧张又热烈,亲友团及时提示、选手果断答题,配合默契,赢得阵阵掌声。

最刺激的抢答题环节到来!10道题每题4分,选手抢答成功后可在15秒内作答,并可求助亲友团。选手们举手迅速,亲友团眼神交流、快速确认,将比赛推向高潮。

在紧张的答题之后,活动进入深情的抗战故事演绎环节。选手们依据抗战历史事件,进行3分钟的朗读与情感演绎。他们用深情的演绎带我们走进历史现场,感受那段岁月中的家国情怀,现场观众纷纷为之动容。

颁奖环节

最终,根据各环节累计得分,评选出一、二、三等奖。一等奖获得零食大礼包、笔记本和中性笔;二等奖和三等奖分别获得零食礼包。亲友团成员也收到了纪念礼品,感谢他们全程的默默支持与无私助力。

选手们在基础题中稳扎稳打,在快问快答中反应敏捷,在抢答环节中勇攀高峰,更在剧情演绎环节中以情动人,用声音与情感还原历史瞬间。亲友团全程陪伴、及时助力,成为比赛中最温暖的风景。活动虽已落幕,但抗战精神的种子已在同学们心中生根发芽。历史不忘,精神永传,团队共进,爱国同心。


一场诵读 重温红色经典

在诵读活动的准备阶段 

实践老师们对参赛同学进行了悉心的指导

课余时间的办公室里、走廊上

常能看到

老师们给参赛选手逐字逐句抠细节

大家共同认真准备的场景

活动伊始

一段党史视频缓缓播放 

帧帧画面

重现信仰的力量

拉开了红色经典诵读晚会的帷幕

节目 01《红船,从南湖起航》

跟随着罗晓月同学的声音,我们彷佛回到了百年前,回到了南湖边那艘改变中国命运的红船旁。在诵读声中,我们一同重温党诞生时的初心与荣光。

节目 02 《永远的九岁》

作品《永远的九岁》把目光投向了 “小萝卜头” 宋振中——这个生命永远停在九岁的孩子,却有着远超年龄的勇敢与坚定。当朗诵同学们的声音响起,那股藏在幼小身躯里的坚韧,让在场每个人都为之动容,也让我们更懂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

节目 03《红烛》

《红烛》的朗诵者们用深情语调,将红烛的意象娓娓道来。红烛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模样,恰似默默奉献的先辈,那滚烫的赤诚顺着字句流淌,轻轻叩击每个人的心房,让人深深动容。

节目 04 《赞美祖国》

《赞美祖国》响起,朗诵者杞琦用真挚语调,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融入字句,深情告白间满是对这片土地的赤诚与自豪。

节目 05《花》

《花》的朗诵响起,这朵 “花” 是青春绽放的姿态,更是红色精神在当下鲜活生长的证明,动人又有力。

节目 06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作品《我骄傲,我是中国人》压轴登场,铿锵有力的朗诵声回荡现场,字字都透着身为中国人的十足底气与满心自豪。

红色经典诵读活动中,选手们各展风采。以《红船,从南湖起航》追溯初心,借《永远的九岁》传递坚韧,用《红烛》诉说奉献,凭《赞美中国》告白山河,靠《我骄傲,我是中国人》彰显自豪。活动虽落幕,但这些饱含深情的诵读,已将红色记忆刻进滇边学子心中,让红色精神悄然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