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书院2025年“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风采展示:光华拾光队实践总结
发布时间:2025.09.18 02:52
至此,我们这段充实而难忘的实践旅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回首这段时光,我们要特别感谢每一位队员的付出,是大家的创意与汗水让瓷砖画重现光彩;同时也感谢红旗社区的大力支持和“须臾欢忭”艺术空间的全程协助,还有一路走来帮助过我们的朋友,是你们让我们的想法得以落地生花。
虽然本次实践活动暂告一段落,但这并非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我们将带着这份珍贵的经历与收获,继续探索社区文化保育的新可能,用青春的力量守护城市记忆,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
请收看《烟火·光华》纪录片
队员想说
刘丁亦:在实践的社区走访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老城区中浓郁的人间烟火气,正悄然抵御着现代社会日益加剧的原子化趋势。在这里,看似毫不相干甚至存在矛盾的各行各业,却能在共同的社区文化传统感召下融为一体,新业态与老传统和谐共生。这种交融不仅维系了社区的凝聚力,更让古旧的城区焕发出崭新的活力与生机。同时,社区中的每一个人,既是共同体的一部分,也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对于社区建设往往有着各自独特的视角与见解,这些来自日常生活的智慧,凝聚着居民的真实需求和切身经验,只有充分深入倾听这些多元声音,社区的共建共治才能更具包容性、也更富有活力。
邝凯文:这个暑假,通过参与红旗社区的社会实践活动,我得以真正走进街巷深处,感知一座城市的温度。在走访老店新店、聆听老一辈居民深情讲述的过程中,我被这座社区绵延不断的历史脉络深深打动。尤其当我们聚焦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遗留的瓷砖画时,我仿佛触摸到了那个时代跳动的脉搏——这些画作不仅以鲜明的色彩和朴素的笔触记录着生活,更承载着勤劳、互助、爱国等深厚价值观。它们既是美育的启蒙,也是道德的无声课堂。这次实践让我认识到,真正的社区文化不在档案里,而在人的记忆中、在街头巷尾的细节中。保护与传承这样的文化遗产,是我们年轻一代不应缺席的使命。
陈炜杰:在暑假里,探访街区,从老街道老街区中我看到了不断迸发的生机。我亲耳从居民们的口中听诉他们对街道的记忆,他们对街道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不同时代,不同季节的感触,仿佛让我也置身其中。我们都生活在街道中,但是很少会全身心投入进街道去,去感受街道的变化,感受街道最新的生命活力,很感谢这次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带给我一个这样的机会与街道进行难忘的交流。世界上并不缺少美,就像街道上的瓷砖画,它就默默地在那里,大家都曾看过,念过,但真正去认真观察的却很少,这次实践也让我感觉到生活的美就在身边。
张珂:这次走进红旗社区的实践经历,让我深切体会到文化保育的温度与力量。当我们带领居民重走街巷、发现那处被遗忘的瓷砖画时,老人家眼中闪烁的惊喜让我动容;当聆听他们讲述瓷砖画背后的故事时,我感受到文化记忆正在代际间传递。亲手制作瓷砖画的过程,不仅让我们触摸到传统工艺的温度,更让我们理解了社区文化传承的真谛。实践虽短,情意绵长。愿我们带来的不只是短暂的活动体验,更是唤醒居民文化认同的种子,让这些珍贵的城市记忆在未来继续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