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湾区,携手共进“知行-珍禧湾区行”第三站活动回顾

发布时间:2025.11.24 03:20

 2025年11月12日,澳门大学霍英东珍禧书院与北京师范大学知行书院联合开展的“知行-珍禧湾区行”第三站深度访学如约开启。本次行程以书院育人共探、赛车文化解码、世遗文明溯源为线索,在澳门的学术场域与文化地标间,续写两院交流与湾区育人的精彩故事。

PART.01 书院参访:育人范式的深度对话

知行书院师生一行自横琴口岸出发,奔赴澳门大学。车窗外的城市风貌渐次切换,一场跨越湾区的育人对话,即将在澳大校园里拉开帷幕。

澳大校园:学术底蕴的沉浸式感知

首先,澳门大学学生公关大使热情迎接,带领知行书院师生开启校园文化之旅。从现代感十足的教学楼群,到藏书宏富的智慧图书馆,再到错落有致的校园景观,每一处都传递着澳大“中西交融、追求卓越”的学术底蕴。师生们边走边议,对澳大的办学理念与校园文化有了真切认知。

珍禧书院:书院社区的鲜活图景

随后,访学团走进霍英东珍禧书院,院长许世全教授亲自接待并为大家详细介绍了书院文化与育人理念。书院导师曾结萍老师带领大家参观融合葡式风格的书院建筑空间,并介绍了有序分布的独立餐厅、音乐室、研讨室等多元功能区,生动诠释着“社区化学习生活”的书院制育人特色。许院长详解珍禧书院“培养有活力、创造力的书院社区”的核心使命,其常态化的学术沙龙、艺术展演等活动,也为知行书院的书院制建设提供了鲜活参考。

                                     

PART.02 深度交流互动:凝聚共识与育人温情

生涯规划:成长路径的智慧指引

紧接着,霍英东珍禧书院导师曾结萍老师带来生涯规划知识讲座。曾老师结合自身经验与书院学生发展案例,从MBTI测试及分析、职业探索到能力培养、资源整合等维度,为两院学子的生涯发展答疑解惑。现场互动热烈,学子们纷纷表示对未来规划有了更清晰的方向。

       院长总结:合作共识的深化传递

讲座尾声,我院钱正荣副院长作总结致辞。她首先对曾结萍导师的精彩讲解表示感谢,明确肯定讲座内容兼具实用性与针对性,结合工具分析和案例讲解,为学子们的生涯规划提供了切实帮助。随后,她向澳门大学霍英东珍禧书院的同仁表达谢意,提及两院长期以来的合作基础,以及此次再访澳大感受到的熟稔氛围,表达了双方的交流已形成了稳定且深入的育人协同模式,并期待后续双方书院能进一步深度合作交流。

未来期许:协同育人的长效拓展

钱院长指出,此次访学既延续了两院聚焦学生发展的核心方向,也为后续合作拓展了新场景。钱院长表示,基于双方长期积累的信任与默契,期待未来能将这类经验分享转化为常态化机制,进一步推动两院在生涯教育资源共享、学生联合实践等领域的合作走深走实,让校际协同的优势更好地服务于学子成长。

书院午餐:育人温度的日常缩影

之后,两院师生在共进午餐中进一步深入交流。席间,两院师生就书院生活、学习日常畅聊,餐具的碰撞声与欢声笑语交织,让“书院是第二个家”的育人温度具象可感。

PART.03 赛车博物馆:触摸工业科技演进脉络

结束书院行程后,两院师生共同前往澳门赛车博物馆,将这里作为工业文化的现场教学点,深入探究其背后的科技脉络与城市名片效应。

在博物馆内,赛车的机械美学瞬间攫住众人目光。从早期格兰披治大赛车的经典车型,到现代赛车的尖端科技,展品背后是澳门赛车运动的百年发展史。导览的讲解中,师生们了解到赛车不仅是速度的比拼,更是工程技术、团队协作的综合较量。大家围着赛车模型讨论设计原理,在互动体验区模拟赛车操作,亲身感受“速度与激情”背后的工业智慧。

PART.04世遗溯源:澳门中区的文明交融

访学团继而前往澳门博物馆,继续文化溯源之旅。巴士穿行于澳门街巷,多元建筑风格的碰撞已提前为“文化交融”埋下伏笔。

澳门博物馆:海上丝路的文明切片

在讲解员的引领下,师生们沿着“澳门历史发展脉络”展线深入探索。16世纪葡萄牙商船模型、中西合璧的宗教建筑构件、土生葡人民俗器物……几百余件展品串联起澳门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的文化交融史。在“澳门传统节庆”多媒体展区,两院学子就“中西节俗如何当代传承”展开热烈讨论,一场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在此发生。

探寻中区世遗肌理,深植“和而不同”文化密码

在澳门博物馆完成主题学习后,师生们随即展开澳门中区世遗点的现场研习。从大三巴牌坊的石雕符号解析,到岗顶剧院的建筑语言解读,每一处世遗都不再只是景点,而是印证澳门“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融”的鲜活实证。同学们在大三巴前比对中西雕饰的异同,穿行老城区测绘记录建筑形态与历史信息,将街巷作为课堂,把砌石作为教材。这场以步行为媒介的文化研习,让“和而不同”的湾区文明脉络,从眼入心,从感知升华为理解。

PART.05学子心声:访学路上的成长与感悟

曾心恬:在图书馆,感受到分区分类管理的智慧。在赛车博物馆,体验了VR赛车,在“速度与激情”中感受到赛车文化的魅力。在澳门博物馆,了解了澳门的传统文化。澳门本土的民间技艺、节庆习俗以及一大批艺术作品,营造了一场盛大的视觉盛宴。在大三巴,品尝了各式饼干和肉脯,大饱口福的同时也体验了国际贸易之都的繁荣。和澳门大学的老师和朋辈的交流,折射出两个书院共同的育人理念和学生的多元背景。我和佛得角留学生Cate的交流让我更加坚定了学好英语,做好外宣的决心。

陈铃铃:在澳门大学交流的这段时间,我深刻体验到中西文化交融的学术氛围与多元包容的校园环境,不仅拓宽了学术视野、提升了跨文化沟通能力,也让我学会以更开放的心态接纳差异、拥抱变化,这段经历成为我大学生涯中宝贵的成长印记。

赵婧嵋:此次参访让我深刻体会到“行走的课堂”的魅力:澳大图书馆天圆地方的精巧设计与现代化令人赞叹,霍英东珍禧书院交流会使我更加理解书院制度在全面育人方面的独特价值。一路与澳大学生的互动尤其难忘,不仅切实提升了口语表达能力,也拓宽了我的交流视野。这次活动不仅让我收获了知识,更在交流中感受到开放包容的力量。这种沉浸式学习远比书本生动,使我对多元文化共融有了更为立体的理解。

结 语

从书院育人的深度对话,到赛车文化的工业探秘,再到世遗澳门的文明溯源,“知行-珍禧湾区行”第三站以多元形式绘就了一幅湾区育人与文化交流的生动图景。当书院制的育人智慧邂逅赛车的工业精神,当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遇见多元文化的交融共生,两院的交流合作正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注入青春动能。

未来,北京师范大学知行书院与澳门大学霍英东珍禧书院将持续深化联动,在书院制创新、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等领域不断探索,让湾区教育协同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让青春力量在湾区沃土上绽放更耀眼的光芒!


文字 | 马宇轩  摄影 | 曾奎达  排版 | 马宇轩